虽然在哪我都不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人,跟父母聊的也不是很多,但是逢年过节回家,多少还是能说点家常里短亲戚八卦外带我工作上的事情,但是没想到今年,我和我爸在除夕夜就聊僵了……

前言

太遥远的事情咱们就不聊了,就说最近的,我之前甚至还录过一期节目专门吐槽这个事情。有兴趣可以去听听。

简单来说就是我爸当时不知道咋想的,想让我去给人拍婚礼去,可能是看别人干这个挺挣钱?又或者是觉得我们当时搞自媒体,“专业对口”?

说到这,倒是想起来了大狸子切切里、林捂捂都说自己最初是干婚礼的,看看人家现在现在的节目内容,再看看我……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j411j7st

说句严肃的,如果只是单干,我之前《魔兽世界》有个打金工作室的,可能随着游戏市场不太好了或者风险太高之类的,我看这几年他就一直在做婚礼摄影相关的,摄像我不知道做不做,因为我从没看到他 QQ 空间里有发过。看了这个人的经历,我就觉得我更干不了了。

一方面我不喜欢跑东跑西,尤其是这种肯定要坐车,我晕车。另一方面我们压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于婚礼的流程都不清楚,每个时间点该干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拍?这可不是录视频,错了不满意了还能重来,要么就得跟着别人学。但是问题又来了,我的审美是很有问题的,怎么能拍好,怎么找角度,这么多年了我都没搞明白,拿别人的终身大事来练手,作为一个纯小白这也太不靠谱了。而且就算人群之间口碑相传来揽客,初期冷启动也是个很难的事情,而且口碑能不能起来也不确定。

如果是按照婚纱影楼那样来,那赔钱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没资源没人脉的,初期也没有积累,谁也不认识你,谁上你们这来拍,房租水电人员工资道具服装设备,没个几十万根本下不来。而且上面提到的俩 up 主,那婚礼干的好好为啥要做 up 主呢,大狸子切切里甚至还能开这么大的公司,这行的收入情况,可能也不是很理想。

再说了,目前结婚率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在大城市开,竞争太激烈;小城市开,一年的结婚人数都不到 2 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对这个行业确实不太感兴趣。

(来源: http://wb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240400.html

春节的事儿

这两天春节回家,吃饭的时候难免得聊点什么,亲戚的八卦之类的,我都觉得还挺好的。但是谈到了其他问题上,我发现我爸的信息茧房简直快把他弄成了“二极管“了。

1、这个事儿不能说,略过,我只是想表达发生分歧的事儿有好几个,这是其中一个。

2、俄罗斯糖果

家里这几年也陆陆续续买过不少俄罗斯的所谓特产,早几年就让我吃过一个“大列巴”,说话说真的完全无法喜欢这种食品,跟石头一样硬的感觉,别说我爸的牙口不好,吃不了,我这牙齿目前还好点的也咬不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咬下来一点。

今年回家看,好家伙,喝白酒都喝上说是“伏特加”了,虽然那个伏特加好像是国内生产的……但是也仍然不妨碍已经在“三高“多年的情况下,一边抽烟、一边一吃着降压降血糖药,一边每顿饭都得来上两杯”伏特加“。

风险对冲嘛这是?

然后就是这个小标题提到的糖果,原本都是买超市那种散装的糖果,结果今年连这个也都换了,本来我想下意识拒绝的,但是一想到已经”对抗“了这么多次了,我还是接下了,但是说这个东西要少吃,原因是很多便宜的糖果都是代可可脂,这个对身体不太好。

3、说 iPhone 会爆炸

我爸专门看了眼我的手机,说这是苹果吧?我说是,我还以为他要给我买新款呢,结果直接顺嘴就来了一句:会爆炸。我立马就想到了之前新闻中说的很多谣言四起,我一时语塞,只能接了一句,炸就炸呗。然后他就不满意了……

4、想让我去俄罗斯留学

具体他也没找到是哪个视频,具体是怎么说的,只是听他描述说,人家普京说了,学费他都掏了,来了就行,也不需要学历,分数也不看。

尝试反驳

有人估计会说了,随风你为啥不当面反驳你爸呢?我反驳了啊,这不是才闹得不愉快,我妈还说我说话直。我有理有据的反驳,反而我成了”逆子“了……

这世界还有天理吗?看起来确实没有……

吃的部分我就不反驳了,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可能就是贵点和代可可脂之类的东西可能不太健康,除此之外没啥好聊的。至于大列巴之类的,吃不惯的东西,这事儿就得我爸自己撞一撞南墙就好了,最近几年他也没买过了,因为他的牙口不好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

1、俄罗斯已经不是那个强大的国家了

我们不聊意识形态上的问题,至少目前来看俄罗斯已经不是我爸脑海当中苏联时期,那个强大的国家了。2021 年左右广东省一个省的 GDP 就超过了俄罗斯全国(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1-01-30/doc-ikftpnny2934883.shtml),这几年虽然俄罗斯有所增长,但是也和广东省单省的 GDP 能掰掰手腕。

人均方面,世界银行 统计的2023 年中国人均 GDP 为 1.26 万美元,比俄罗斯的 1.38 万美元略低一点,但是你要知道,俄罗斯的人口才 1.46 亿(来源:https://www.xinhuanet.com/world/2023-02/01/c_1129329705.htm),中国的人口是俄罗斯人口的十倍。

俄罗斯经济环境也堪忧,通胀高企,俄罗斯联邦银行利率已经飙升到了 21%,而且报道中提到“俄罗斯央行强调,通胀预期仍在持续上升,国内需求增长已远超商品和服务供应的增长。“这句话的含义表明,已经在加息到 21% 的情况下,俄罗斯央行表示可能仍然不够,也就是通胀的情况可能仍然在恶化。(来源: https://www.news.cn/20241026/324bf70cd5f04774bede5f16132c49e9/c.html

最近 DeepSeek 很火,极低的成本却又能比肩目前顶尖的大模型,在全球引发了强烈的关注。美国三大电视台的晚间旗舰新闻节目全都有过报道,更直接把英伟达、微软的股价“给家人们打下来了”。

(下图来自 CBS Evening News 2025/01/27)

为什么提这茬?最近几年,从人工智能、新能源车、大数据、云计算甚至是光伏这些先进科技或者制造业上的东西,均跟俄罗斯没什么关系了,deepseek 的横空出世,国内媒体主要的报道方向也是朝着中美竞争在写,谁关注俄罗斯啊。

Github上有个项目,评测中文考试题目什么的各个大模型之间的成绩,虽然好像仅包含了一些开源模型,并且这个“考试题目”可能天然就对中国公司开发的大模型比较友好,导致国产模型的评分都遥遥领先,但是总的来说我截图这么长的范围内,没有一家来自俄罗斯。anthropic 由部分前 openAI 团队来自美国、minimax来自中国上海、mistral来自法国,其他 meta、Google这些耳熟能详的就不多说了。

这么多大模型,有一个来自俄罗斯吗?

甚至连俄罗斯外长 拉夫罗夫都要来蹭个 DeepSeek 的热度(来源: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9/detail-inehrnky9016029.d.html

(来源:https://github.com/jeinlee1991/chinese-llm-benchmark?tab=readme-ov-file

有人可能会说了,啊俄罗斯不是在经受制裁,所以可能科技发展才受限嘛。

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制裁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中国为什么就能在受到制裁的情况下,研究出来了更低成本的 deepseek 的模型。甚至我们可以不惜通过第三国来采购芯片,俄罗斯难道就想不到?(来源: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2-16/doc-inczpwtr3532366.shtml )所以目前看也不是原因,而是想不想干、能不能干的问题。

2、俄罗斯留学真的是个好选择吗?

这个问题比较庞大,我尝试拆分多个方面来聊聊。

我爸说他是在抖音看的,我也去抖音搜索了俄罗斯留学的关键词,率先出现的几个都是”托”,这不说是托不好,而是你点进去他们的主页看,都是做俄罗斯留学生意的人,这些人说的真的理性客观吗?你指望干这个赚钱的人,跟你讲客观评价,这不是有病吗?如果说不好,你还会来吗?

从各位“托”的描述来看,俄罗斯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门槛低,有高中的毕业证即可,甚至对语言也没有什么要求,完全没有基础也可以上预科学习语言,甚至有个俄罗斯留学条件介绍的网站,甚至说出来了这样的话:

在俄罗斯读完一年至一年半的预科(以俄语学习为主)后只要通过俄语能力考试即可升入大学。没有俄语基础的学生经预科学习后一般都可通过该考试。

不考虑考试放水的问题,难道是俄语的难度低吗?

查了查资料,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说,俄语的难度并不算低,首先是我问 ChatGPT 它说俄语的难度要比英语还要高,主要是语法上非常复杂。甚至查资料的时候,一个视频说俄语的动词竟然有 108 种变法,108 种!!!!!而且俄罗斯也有弹舌音的存在,我是弹不了的,这个很难掌握,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尝试练过……

而且我爸也严重高估了我语言的天赋,我一个 raise 的单词我已经从 2022 年 2 月记忆到了 2025 年 1 月,看看我打点的记录,忘了记是记了忘的,总共出现的次数 113 次,我都还不能很明确的说已经记住了。用墨墨背单词超过 1000 天,连续打卡超过 700 天了(虽然有补签卡),但是我时至今日也连初中的单词还没背完。对于学习更复杂的俄语,我都不知道我爸哪来的自信。

再退一步讲,我就算是能过的了语言关,目前查看的资料来说,留学生也是要和本地学生一起学习,并不是“买学历”,我这学习能力是可以的吗?自考我也有考过,选的还是肯定能看懂题目的语文,面对阅读理解之类的题目,我是一点都编不出来啊,除了选择题这种的,其余都直接交了白卷。连证券从业考试,这种只有选择题的考试,我也差一点才能及格。我要是学习能力还行,至于去上中专嘛……

还有就是费用,很多留学宣传里面都说俄罗斯留学的费用比较低,大概看了一下,确实可能比美国欧洲之类的便宜,目前来看学费加生活费,一年大概也要 6-10 万左右。就算 6 万一年,三年本科也要将近20 万,这也不能说是一个很低的金额了。关键就是像是之前说的,作为一个学习不好的人,这个钱很难说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

一个思考题,招生的门槛如此之低,能招揽来好的生源吗?招不来好的生源,学术上如何能持续发展?这又回到了我之前说的那样,如果俄罗斯的学术水平真的能够持续维持世界前列,那为什么最近几年在高新产业上,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前面说的都还是指我的一些猜想,我找了点报道来看看。首先中国去俄罗斯留学人数大幅上升,但是俄罗斯卫星通信社并没有分析原因是什么。而专业上来看,文学、语言学、经济学这种文科专业成为主要选择。与之对应的是,俄罗斯留学生来中国学什么?金融和信息技术,这两项多少还算是有点硬实力的学科,尤其是信息技术,这含金量不多说了吧。而且,在最好的大学算上住宿费用,一年才5000-1万美元。

来源:https://sputniknews.cn/20240427/1058686899.html

来源:https://sputniknews.cn/20240205/1056885075.html

另一份数据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自己旗下的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结果显示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中国学生占据了82.2%的比例,连印度学生都瞧不上。而且本科和硕士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非常稳定。

(来源: https://msupedj.ru/en/articles/article/11251/

从俄罗斯留学的国家分布来看,根据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2022年有2.1万多名外国公民被分配到俄罗斯大学学习,其中大部分来自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和乌克兰。

(来源:https://tass.ru/obschestvo/15547143

所有,从俄罗斯自己的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个是俄罗斯留学生中,中国占了大多数;另一个是这些去的学生中,主要是学文科的。这两点倒是跟留学中介主要希望招揽学习不好的人群可以印证上,毕竟这样的专业实际上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不像是理科类的东西,你算不出来就是算不出来,文科之类的“你写了就可以给你分”。但是文科类专业,国内本身就已经够卷了,俄罗斯的文科水平就能比国内强吗?( https://news.ifeng.com/c/8QlXEhMlKFS

而且回过头来说,外国人学习当地语言的学科感觉没什么优势啊。中国人从小就学语文,从拼音到字词句段篇章,再加上大量的文学历史电影电视文化的熏陶,一个来中国留学两年的外国人,比中国人还懂中文,或者能做出来研究,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中国最近几年没有再公布过相关的数据,最后一次有相关的数据是2018的年,虽然没有具体的国家地区分布情况,但是我觉得特别提到的一点很好,就是自然学科对于海外的留学生的吸引力是在增强的。而且可以预测的是,随着我国的“硬实力”持续增强,这些学科的吸引力肯定还会持续上升。

(来源:https://www.gov.cn/xinwen/2019-06/03/content_5397181.htm

豆瓣还有长文说俄罗斯留学现状,我摘抄一点吧,虽然真假不知,但是从逻辑上来说完全是说的过去的。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1825766/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还要例如新闻、俄语、管理、国贸、国关等等文科,基本可以划归为好毕业、好混学历、大量中国人集中的文科水系。

凡此种种,文科基本去俄罗斯就是交智商税去了。虽然好毕业,但是学而无用,回来只能靠学的半吊子俄语吃饭。

有人之前列举了俄罗斯的大学排位多么靠前,可是忽略了一个事实,大学排名高,那是人家俄罗斯本国学生挣来的,和那些高考200-300分去混文科水系的学生是无关的。人家给你中国人单独开班,随便讲讲,学生划水,老师考试放水,学生轻松老师也轻松。你回国找不到工作和人家有啥关系?你外国人就业率人家也不统计,你回国骂也无损人家学校在本国学生里的声誉啊!

对了,忘了说俄罗斯排名靠前的几所大学的优势学科了,比方说莫大的力学,数学,圣光机的计算机。莫大数学确实厉害,这归功于苏联近百年的学术积累,但是据我所知,数十年来,能在那几个学科读下来的中国人超不过20个人。计算机、数学、本来就是理工科目里的超高难度学科,而俄语又是文科里的超高难度学科(关于俄语的难度大家可以在知乎搜一下,多少高考英语130-140多分的学生报了俄语专业被虐的体无完肤),两者加起来,你要不是有能考上清华麻省的智商和毅力,保证你学不了一年就会想死,或者被辞退。

另外就是俄罗斯的即使有相对优势的学科,比方说数学,教研室也会把所有中国人单独分班教学,教的内容也是远远落后于真正俄罗斯学生的教学水平的,更何况你还隔着一层俄语这个障碍,你也不可能学到本地学生的水平。所以这些年所有拿过ACM奖的俄罗斯学校,各种金银铜排都算上,没有任何一个队伍里有任何一个中国人。

再就是留俄中介们吹的莫大qs排名,你们中介们怎么不说马来西亚大学的qs排名比莫大还高呢?你们怎么不说马来西亚学费比莫大还便宜呢?人家英语授课不比你脱裤子放啥俄语授课简单?回国就业一口流利英语不比你大碴子哈拉少用处广泛的多?

剩下的一些留学中介就是那些入了俄罗斯坑,无处可逃的学生,勾结上他们学校的外办,替外办招揽国内学生,收割下一波韭菜。既给那些俄罗斯大学的招生办创造了生源,自己又从中赚得了中介费。

说到底,俄罗斯留学本质上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一波人上当受骗,为了补回自己的损失,或者把劣质资产转移出去,就吹俄罗斯留学的好处,拉更多傻大头入局,收割新入局的人们的智商税,击鼓传花似的把一个劣质资产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帖子很长,甚至还引用有知乎之类的外链,全看完估计没几个小时不行。但是总得说起来,跟我猜测的差不多,我也总结下:

  1. 如此低门槛,肯定招不来什么好学生。招不来好学生,怎么做研究?做不来研究,那干啥呢?

  2. 给钱就行,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收、赚外汇的手段。

  3. 吸引劳动力,俄语的适用范围确实有限,那你大概率就只能留在当地工作,那工作三年就能入籍,刚好用来补充劳动力。(说工作三年就能入籍的来源: http://www.ims.sdu.edu.cn/__local/A/A1/F5/E873C258C0A91CFA4FA8F8D08EB_25585DA4_4853C.pdf

从我的逻辑和理解来看,我是无法理解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很高,但是却无法出现成果转化的现象的。算是高新科技上面,我也就因为有过工作经验,所以我知道一个杀毒软件卡巴斯基、另一个搜索引擎 yandex,这俩算是俄罗斯的高新公司。

但是从技术实力来看,中国的杀毒软件经过早几年的激烈竞争,也完全不差啊。yandex 就更难评了,中文搜索结果简直不堪入目,我都没法贴图上来。

更何况,俄罗斯大学排名还有下降的趋势,而中国的大学三分之二的排名都有所提升。

再退一步讲,投入 20 万能顺利毕业,这能带来什么呢?我知道找工作学历不少都是硬门槛,我当然也知道当年投简历“已读不回”是个什么感受。但是这种没含金量的学历,真的能提高我在求职市场的竞争力吗?

我觉得未必,再引用前面那个豆瓣长贴的内容:

没有门槛的馅饼,其背后往往是很深的陷阱。

3、iPhone会“爆炸“?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先下个定义。因为作为含有电池的产品,理论上来说都会发生自燃或者说是“爆炸”,从新能源车、电动自行车到手机耳机,无一例外。毕竟锂电池的锂,是一种化学成分,使用不当会引发自燃或者爆炸事故,当然这个说法可能不太严谨,但是这几年媒体一直宣传电动自行车不要上楼充电,就是例子,你不能说这些国产的电动自行车也是美帝控制的吧?所以我们接下来说的爆炸,并不包含使用不当或者产品质量问题等等这些人为或者意外情况所引发的事故,而纯粹从作为“武器“的角度来聊。

其次,类似言论我也有所耳闻,出现在以色列利用寻呼机,袭击”黎巴嫩“和”叙利亚“境内的“真主党”成员之后。至于这些纷争,我这边就不表了,我捋一下值得注意的点。

https://international.caixin.com/2024-09-18/102237487.html

根据财新网整理的报道和分析,2024 年 02 月,黎巴嫩真主党成员督促其成员停止使用智能手机,原因是手机可能会被以色列情报部门追踪。随后真主党成员购买了此次爆炸的寻呼机,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低技术含量的通信设备,减少被敌方监控和追踪的可能性。

https://www.xinhuanet.com/milpro/20240919/089c6d35728040e887ca04c8b62a037a/c.html

又根据新华网的爆料,寻呼机爆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创黎巴嫩真主党。

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假设如果 iPhone 真的不安全,它袭击我想达到什么目的?

我既不是国企员工,也不在体制内,更不掌握国家机密,甚至大多数普通人唯一能有接触国家机密的机会——高考试卷,问题是我也没参加过高考。所以,境外势力它袭击我能达到什么目的?能解决什么问题?就算袭击成功,我挂了,能改变什么吗?

其次的问题是,为什么只对准苹果?

在华的国外产品这么多,为什么枪口只对准了 iPhone?只说 iPhone 可能会爆炸?难道日本的产品就放心了?韩国的三星呢?这么多产品,就只有 iPhone 用电池啊?

往大了说,任何产品都有爆炸的可能性,我也知道国内很多政企都要求员工使用某国产品牌,如果按照这个常理来推,那这些国产品牌最不安全,境外势力挖空心思搞 iPhone,结果只有平民用,那就又回到了我上一部分说的问题了,有什么必要呢?(我没有说这些国产品牌一定有问题,而是按照带节奏的人逻辑往下想,谁都有可能。)

这带节奏也太明显了。

手机是精密设备

“真主党”成员之所以使用寻呼机这样老旧的设备,是因为觉得智能手机不太安全。但是寻呼机的制造比较简单,内部空间比较大,所以才有了改造的空间。目前的媒体报道和分析来看,倾向于寻呼机内被放置了炸药和弹珠,所以杀伤力巨大。

但是当代的手机内部元器件高度集成和封装,内部空间非常紧凑,哪里有空间能放得下炸药和弹丸啊。

当然这点我没找到什么有力的背书,只有 AI 算是在逻辑上补充了一下,你也可以不信这部分。

网上有大神拆机的视频,有兴趣也可以看看手机的内部有多复杂。别提改装了加炸药了,就是把手机后盖拆下来,就有难度。

是对中国制造不放心吗?

当然,刚刚的视频比较长,我估计很多人也没耐心看完,我就提两点,一点是iPhone 16 的电池是国产的广州德赛。

另一个点是,电池保护板的位置有泄压阀,根据博主的说法,作用就是提升电池安全性的。

再退一步说,根据财经网的独家报道,中国目前依然是iPhone 的主要生产地: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8-19/doc-incketke9482502.shtml

2024年,苹果预计全年生产2.3亿台手机,其中约1.95亿台在中国生产,占比约84.8%,中国仍然是苹果手机的主要组装地。印度约生产3000万台,占比13%,剩余约2%在巴西生产

说iPhone 不安全,这是在质疑中国制造的能力呢?还是对中国的供应链不放心呢?

此外,苹果客服甚至还回应过这个问题:

据媒体报道,苹果官网技术顾问表示,无法核实网上流传信息的证实性,但苹果的产品在出厂时会经过严格的质检流程,没有问题才会发售的。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scovery/2024-09-22/doc-incpzenu7957612.shtml

该博主称,iPhone 16的钢壳电池表面是负零电压,小板做了绝缘,前端针刺、hipot测试全通过才能出厂…至于钢壳电池,如纽扣电池、耳机电池、智能手表、汽车电池都在使用。

博主表示:“视频中,先把绝缘保护措施去掉,拿铁镊子直接怼正级并接外壳,形成了短接,没有一颗电池能扛得住的这种操作。”

最后,我引用前魅族副总裁李楠的微博:

https://weibo.com/1645215240/OyaE4alnA

总结

这个事件,其实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都说信息茧房,信息茧房,到底是人本身自己的认知去主动选择了一个茧房自己呆着,还是真的算法的锅?这么多年来似乎一直批评算法对于信息茧房的作用,但是问题是如果你自己本身有一定认知,单靠算法给你推荐,你就能进入信息茧房吗?

回到我爸的这个事情上来,我为什么特别讨厌现在很多短视频咋咋呼呼,大量的情绪和观点,替代了事实,让更多像是我爸这样看的不够多、想的也不够多、更缺乏基本逻辑的人,受到蛊惑。而这些人往往还冠以更高的道德和宏观大棒,认为反驳的人其实是吧啦啦吧啦的,丧失了讨论的空间。

更悲哀的是,情绪化的短视频博主,很多不需要拿出来可靠的消息和证据,就能在短视频平台上胡说八道,而我这篇反驳的文章,找数据找资料,就在春节还算比较有空的情况下,写了足足两天。

哎,躺平了,就这样吧。